主頁 樓市資訊 市況分析

運輸及房屋局擬於今年下半年,推出新一輪二千五百個配額的白表免補價購買二手居屋計畫。局方稱首批五千個名額中,截至去年九月底已有二千一百六十一個家庭完成交易;而前年八月至去年六月「白居二」計畫實施期間,居屋第二市場樓價上升三成半,高於中小型私樓同期二成二的升幅。有議員批評「白居二」推高樓價,要求政府立即擱置「白居二」計畫。運輸及房屋局副秘書長王天予表示,計畫初期居屋樓價升幅較快,後來已趨穩定,認為「白居二」僅得二千多宗成交,不可能影響同期五萬多宗成交的私樓市場,並指協助低收入人士置業亦是居屋的政策目的之一,由於未有足夠理據支持擱置計畫,故打算加推一期,以便進行整體檢討。 私樓樓價高企,居屋成為市民的置業希望。月中首批新居屋申請數字,經點算後突破六萬份,五萬七千七百份白表申請面臨「六十七爭一」競爭,餘下二千七百份綠表申請亦為「二爭一」格局,申請反應驚人,反映市民對居屋的需求空前熱熾。 新的「綠表置居先導計畫」料於今年首季出爐,房委會策劃小組月底討論計畫的出售對象、轉售限制、選址和定價等細節,身兼小組主席的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會後表示,委員對計畫細節有很多建議,均希望計畫定價和資格等機制,盡可能不偏離現行的居屋太遠,令不同計畫也有連貫性。他又補充,委員又希望考慮各種資助房屋計畫之間的公平性,令計畫長遠具持續性。

政府月中公布的《施政報告》,對樓市著墨甚多,並圍繞增加供應這核心問題,預計在未年五年,私樓平均每年落成量約一萬四千六百伙,不但較過去五年平均數大增三成,更是自○七年以來的八年新高。業界人士認為,從近年新樓吸納量分析,中短線私樓供求可回復至較平衡水平,有助穩定樓價。報告同時指,未來三至四年的私樓供應量可達七萬四千伙,創有紀錄以來新高。換言之,平均每年供應約一萬八千五百至二萬四千六百多伙,與長策會供應目標相若。《施政報告》提出在居屋以外,增加兩層資助置業階梯,包括由房委會向公屋綠表住戶提供出售公屋,以及由房協及巿建局提供出售資助房屋予白表申請者。報告更率先披露未來兩年出售資助房屋供應,合共六千五百五十個,當中房委會提供四千七百個居屋樓花。但有學者指出,房委會三年內推出居屋不足,未能符合年建九千居屋的長策目標。

發展局最新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指出,為達至十年供應四十八萬個單位的目標,規劃署一直進行一系列的土地用途檢討,數幅原來用途未能落實的較大型用地,已改作房屋發展或其他社會上有更逼切需要的用途,並且透過檢討土地用途,已物色到約一百五十幅具房屋發展潛力的用地。當中的大部分用地未來五個年度內推出,以供興建逾二十一萬個單位,逾七成為公營房屋單位。當局指,截至十二月底,已展開其中四十五幅用地的法定圖則修訂工作,當中九幅用地已完成法定改劃程序,並續一提交區議會交代相關資料。 政府銳意增加房屋供應成效漸顯,運房局月底公布數字顯示,儘管去年第四季新樓落成量回落,但綜合全年仍然豐收,整體數字上升至一萬五千七百伙,按年大幅增加八成九,並創八年以來的新高,較《施政報告》中提出的落成量目標提早超標;同時,去年新樓施工量亦達一萬七千三百伙,按年上升兩成二。